河北新闻网

保定实施三大战略统筹城乡发展

    □保定日报记者 张朝辉 刘 飞

    生产总值由1072亿元增长到2050亿元,全部财政收入由86亿元增长到260亿元,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由8677元增长到15048元,农民人均收入由3471元增长到5446元……过去的五年,全市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或接近翻番。从数据上比较,相当于又造了一个新保定。

    保定市第九次党代会以来,围绕“又好又快发展、强市兴县富民”中心任务,市委、市政府谋划实施了“一主三次”、“工业西进”、“对接京津”三大战略,破解发展瓶颈,提速山区发展,加快建设环首都绿色经济圈,城乡统筹发展的支撑力和协调性同步增强。

    三大战略夯实又好又快发展根基

    所辖县(市、区)多、中心城市带动能力弱、“小马拉大车”,是影响我市加快发展的关键。2008年7月,市委、市政府出台了《保定市“一主三次”城市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提出构建“一主三次”城市发展新格局,全市城乡统筹发展的大幕徐徐拉开。

    “一主三次”的城市发展战略,是指突破行政区划界限,合理配置生产要素,做大做强保定中心城市,加快发展涿州、定州、白沟新城三个次中心城市,形成以涿州为次中心的保北经济板块、以定州为次中心的保南经济板块、以白沟新城为次中心的保东经济板块,提高产业聚集度,增强主次中心城市对区域经济的辐射力和带动力。

    3年来,秉承“商业化—工业化—城市化—国际化”的发展模式,白沟新城产生巨大的“虹吸效应”:100多个重点项目落户,其中2010年落户项目高达76个,总投资超过700亿元。定州市利用昔日的唐河荒滩建设循环经济产业园区,今年5月该园区被省政府批准为省级工业聚集区,同时被列为“十二五”期间全省重点打造的14个销售收入“超千亿元工业聚集区”之一。

    “一个木桶盛水多少,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木板”,这是人们熟知的木桶理论。一个城市的发展也是如此。

    2008年以前,我市西部涞源、涞水、易县、满城等8个山区县,人均生产总值比全市平均水平低42%,人均财政收入比全市水平低49.3%,而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不到全市五分之一。分析其中原因是工业化进程缓慢,工业对经济的带动能力弱。而山区县的发展速度更直接影响着全市前进的步伐。

    针对于此,保定市委、市政府确定了“坚持一手抓绿色产业,一手抓现代工业,以工业率先发展带动农业和第三产业发展,以工业化推动城市化,壮大县域经济实力,提升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整体水平”的“工业西进”战略。

    几年过去,西部山区8县将园区建设与城镇发展相结合,按照“产业向园区集中、园区向城镇集中”的原则,重点谋划建设骨干工业园区16个,规划总面积125.27平方公里,投入资金2.93亿元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入园企业达873家。到今年上半年,西部山区8县已实施省市重点项目108项,总投资576亿元;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5.1%,高于全市1.1个百分点。

    毗邻京津是我市最宝贵的“资源”,如何化资源优势为发展优势?2009年年初,我市出台对接京津实施意见,提出“借势京津、融入京津,促进全市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大开放、大发展、大跨越”。同时,把京津作为发展的参照系,强化同城思维,树立同城标准,营造同城效应,

    全力打造京津产业转移基地、京津科技成果转化基地、京津现代服务业基地。

    仅以涿州市为例,该市借助环首都绿色经济圈建设的契机,发挥“对接京津”桥头堡的优势,高起点定位,建立“人才创业园、科技成果孵化园、新兴产业示范园、现代物流园”四大园区,新兴产业示范区规划面积达到100平方公里。从2010年开始已启动10多个新兴产业项目,总投资超过300亿元。

    实践证明,三大战略重构了全市空间布局,逐步突破了影响发展的体制障碍,多力驱动、东西互动、融入京津、城乡统筹的发展新格局正在形成。

    项目建设增强又好又快发展后劲

    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基础在产业,关键看项目。

    近年来,保定市始终把项目建设作为核心之举,实行领导分包、分级负责,各级主要领导率先垂范,争资金、跑项目,在企业用地、税收、行政收费、人才引进等方面提供优惠政策,倾力打造最优软环境。为加大项目建设力度,完善项目建设目标责任制,对省市重点建设项目明确各县(市、区)党政一把手为第一负责人。组织开展重点项目互看联查,对照开工、竣工标准,现场核实项目投资进度,发现问题督促整改。

    按照“企业集中、产业集群、资源集约、功能集合”的思路,推动项目向园区投放、工业向园区转移、企业向园区集中、创新要素向园区汇聚,形成了一批行业之间关联配套、上下游之间有机链接、产业结构合理、吸纳就业充分、聚焦效应明显、产业和城市融合发展的园区,总数达到40个。长城汽车工业园、英利光伏产业园、天威风电产业园等园区产业链条日益完善,成为项目生根开花的“沃土”。

    依据国家投资方向和宏观政策导向,依托京津冀区域一体化发展做文章,“十一五”累计实施重点项目823个,到位资金和平均规模比“十五”时期增长了7倍和4倍,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632亿元,比“十五”期间翻了一番多。

    长城汽车乘用车、兵装集团重组天威、英利六九硅业等重大产业项目的实施,不仅打造了多个龙头企业,也带动了相关产业发展。保定热电厂八期、国华定洲电厂二期投入运营,京石铁路客运专线、津保城际铁路等项目开工建设……一系列能源、交通基础设施重点项目建设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各县(市、区)通过上项目、建园区,培育壮大主导产业,发展后劲不断增强。徐水县县城工业园区入园企业达124家,年实现产值71亿元;大王店产业园区入园企业达8家,总投资214亿元。高碑店经济开发区规模由2.29平方公里扩至15平方公里,一批投资超亿元、超10亿元的大项目进展顺利,以光为新能源、奥润顺达为龙头的新兴产业成为该市新的经济增长点。

    支柱产业亮出又好又快发展品牌

    近两年,保定·中国电谷、保定“中国汽车城”的名气越来越大,这得益于我市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做大做强支柱产业。汽车、新能源正成为拉动全市经济的核心引擎。

    据统计,2010年,全市汽车工业完成销售收入605亿元,实现利税68亿元,分别占规模以上工业的21.51%、27.8%。特别是近3年累计出口整车22万多辆,年均占全国整车出口的15%左右,成为中国汽车出口“第一城”。

    9月初,2011中国企业500强发布,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以289.7亿元营业收入名列第264位,较上年前移81位,是全省企业中“跑得最快”的。除原有的生产基地提升产能之外,该公司总投资120亿元的天津生产基地一期工程已经完工,位于徐水大王店产业园、总投资161亿元的长城汽车产业园正在加紧建设。

    中国电谷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全市新能源与能源装备产业近年保持着50%以上的年均增速,2010年实现工业总产值492亿元,光伏发电、风力发电、新型储能、高效节能、输变电和电力自动化等六大产业体系活力凸显,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区域创新平台和产业聚集优势。

    国内太阳能光伏产业龙头英利集团,不断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和品牌营销力度,2010年光伏组件产量达到1000兆瓦,同比增长93.5%,实现销售收入120亿元,国际市场占有率达到10%。以中航惠腾、国电联合动力、天威风电为代表的风电产业集群突飞猛进,企业总数增加到76家,形成了从叶片、整机到零部件、控制设备、风电设备维修维护的全产业链。其中,中航惠腾是目前我国种类最全、产能最大的专业化风轮叶片企业,拥有12个系列、近40种型号的产品。

相关新闻

参与留言
##rep-begin##
  • ##username##     ##commenttime##
  • ##commentcontent##
##rep-end##
  • 发表留言:已 有0 位对此新闻感兴趣的网友发表了看法 查看全部留言
  • 用户名: 密码 匿名发表
  • 如还没有帐号,请点击 注册,进入注册页面
  • 发表留言
【责任编辑:党培】
  • 河北新闻网版权所有 本站点信息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 法律顾问:河北球衡律师事务所 段贵珍 杨建国
  • www.hebnews.cn copyright© 2000 - 2012
  • 新闻热线:0311-67562054 广告热线:0311-67562966 新闻投诉:0311-67562994
  • 冀ICP备09047539号-1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312006002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冀)字第101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311618号
  •  公共信息网络安全报警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