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 国内国际 政务 评论 历史 论坛 博客 投诉 视频 娱乐 图库 热点 财经 房产 健康 教育 旅游 汽车 电力 国企

保定“走失小姐妹”引发家庭教育大思考

2013-12-06 08:47:35 来源:中国经济网

  连日来,保定走失小姐妹一事,牵动了很多家长的心。大家在庆幸她们平安回家,祝福他们今后快乐生活、学习的同时,也引起了对于家庭教育的思考。12月4日,记者针对读者反映的三类典型家庭教育问题,咨询了河北省第六人民医院心理门诊主任医师张香云。她建议广大家长,要与子女平等相处,身体力行为孩子作出表率,做孩子称职的“成长参谋”。

  案例一:溺爱型

  症状:22岁仍像小孩子遇事依赖父母

  “都该大学毕业了,还跟小娃娃一样。”家住保定茗畅园的宋女士对22岁女儿王欢(化名)这样评价。

  坚信女儿要富养的宋女士和丈夫,哪怕自己的日子过得紧一些,都一直尽其所能满足女儿的需求。小学时,王欢穿的衣服、背的书包都是名牌;初中时,她便用上了手机,成了全班同学艳羡的对象;高中时,家中购置了汽车,从此王欢每天上下学都是专车接送。去北京上大学时,更是父母齐上阵,将王欢一路送到宿舍,每次放假都由父亲亲自开车接回来。四年来,只有两次,是王欢自行坐火车回家的。

  王欢连续两年参加了雅思考试,考点有时在石家庄,有时在山西太原,每次宋女士都向单位请假,亲自陪着女儿前去赴考。女儿成绩好了,她赶快精心去挑选礼物,并带着女儿去吃大餐;女儿成绩不好,她从不敢批评一句,生怕会打消女儿的积极性。

  久而久之,王欢习惯了遇事就去依赖父母。在家从不做家务,出门坐车没有零钱都会给母亲打电话求救,哪怕是与同学发生口舌,都要母亲从中去调和。眼看还有半年就毕业了,看着其他同学都在急着找工作,王欢却把希望都寄托在了父亲身上。“现在我们当家长的,都不知道做得是对还是错。”宋女士说,她害怕一向溺爱的女儿,不能顺利地步入社会,经受不了任何打击。然而,从现在改变教育方式,她又害怕已经成年的女儿无法接受。

  诊断:这是对孩子过分溺爱,孩子在成长过程需要自己学会做的事情被父母代替了,自己做事的机会被他人剥夺。融入群体中孩子的感受通常就是“别人能做,我做不了”,孩子找不到自我,会陷入自卑的泥潭,产生自卑心理。因此,作为家长应给孩子创造认识自我、改变自我的条件,让孩子去实践,同时给予诚恳的肯定。

【责任编辑:丁璨】
分享到
更多

想爆料?请拨打新闻热线0311-67562054,登录河北新闻网新浪微博(@河北新闻网官方)或通过投稿邮箱:(hbrbwgk@sina.com)提供新闻线索。

  • 河北新闻网版权所有 本站点信息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 法律顾问:河北球衡律师事务所 杨建国
  • www.hebnews.cn copyright© 2000 - 2013
  • 新闻热线:0311-67562054 广告热线:0311-67562966 新闻投诉:0311-67562994
  • 冀ICP备09047539号-1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312006002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冀)字第101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311618号
  •  公共信息网络安全报警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