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动态

石家庄市29万件藏品将领“户口本”

来源:河北新闻网 2014-12-03 09:48:10 责任编辑:李莎

拆迁挖出的11万枚古钱币

    深入:29万件藏品将领“户口本”

    据悉,经过四个多月的工作,目前,毗卢寺的可移动文物信息均已采集记录完成,普查中大到数米高的石造像小到直径两厘米多的古钱币,工作人员都据国家文物局统一的技术规范和标准,逐一进行了信息采集,包括文物的账号、名称、年代、质地、尺寸、质量、完残程度、来源等并采集了各角度照片。

    “毗卢寺作为试点普查已经完成,而同时,全市的普查工作也正在有序进行。”昨日,相关负责人介绍说,2012年10月,我国启动了新中国成立以来首次针对可移动文物开展的普查,2013年5月,石家庄市成立可移动文物普查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就正式启动全市的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按照“应登尽登、应保尽保”的原则,同年8月初市普查办向各县(市)区下发了《国有单位文物收藏情况调查登记表》。经统计,收藏有文物的国有单位有60家,拟定采集信息的文物达29万多件,其中就有古籍善本十多万本以及古钱币11万多枚。

    昨日,石家庄市文物局局长张跃新透露,近期国家文物局几次发文要求加快普查进度,“目前提出了指标:提高文物信息登录的数量,完成可移动文物数量的20%,特别强调今年底以前完成文物系统外文物认定工作。目前,灵寿、髙邑、石家庄市博物馆、西柏坡等文物采集登录10月已经开始,其中灵寿已经在全国可移动文物信息登录平台上录入一百多条信息。但目前看石家庄市按时完成普查压力不小,举办这次培训班就是希望对下一步普查有所帮助。”

揭秘:大到石刻小到饰品都得“详单”

“其实,这次普查工作量非常繁重,任何一件藏品都要经过严格的认定程序,并由县区级普查办直至国家普查办逐级审核,文物的身份才最终定案。”昨日,相关负责人介绍说,可移动文物是指可收藏文物,即历史上各时代重要实物、艺术品、文献、手稿、图书资料、代表性实物等。在普查中,每普查到一件文物,工作人员就要对包括文物的名称、类别、级别、年代、质地、外形尺寸、质量、完残程度、保存状态、包含数量、来源方式、入藏时间、藏品编号、收藏单位名称14项基本指标项,11类附录信息以及照片影像资料,收藏单位基本情况进行登记,这其实是一个繁琐浩大的工程。

相关负责人介绍说,此次文物普查要求相当之高,为文物测量、登记和拍照等工作都需专业人士上手,“文物形状各异,每件测量都要精准到位,还要保证安全,力求一次成功。除每件文物要拍一到多张照片外,还要详细测量具体尺寸。大到几百公斤的石刻,小到不足1克的饰品都要记录其质量。”

不过,记者获悉,2008年石市曾对16个县(市)文保所、市博物馆、市文保所的馆藏珍贵文物数据进行了采集,共认定一级、二级、三级文物14801件,“这些数据将不再进入这次的普查,直接并入可移动文物普查,将来大家能通过全国可移动文物信息登录平台一览这些珍宝风采。”

未来:鼠标就可点出“博物馆”

    昨日,记者打开国家文物局网站,发现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信息登录平台的主要功能和模块已基本完善,目前,已经向文物部门内部开放,进行数据录入。据权威人士透露,2014年底,该平台就有部分数据将向公众开放,普查工作将于2016年底基本结束,届时各类藏品信息将收入国家文物局官的“全国可移动文物信息登录平台”,该平台还将向公众开放,“鼠标一点,珍宝尽览”的梦想将很快实现。

    “普查任务虽然繁重,但系统地掌握国有可移动文物的数量及基本状况,包括修复情况、保存现状等,并且得到一个国有可移动文物的大体数字,将是一大突破。”相关负责人介绍说,通过普查,将建立起我国可移动文物登录体系和管理机制,这一信息登录平台是开放的,随时可以填报、申报、完善文物的各项信息,对于文物系统内的收藏单位,本次普查能够帮助他们完善馆藏文物账目、统一馆藏文物登录标准、实现文物数字化保护。

    “最重要的是,通过普查,将有可能实现国有可移动文物全面向社会开放,真正实现其社会服务功能。”相关负责人介绍说,通过普查,可以建立国有可移动文物业务管理与社会服务的公共平台,让文物在文化产业、动漫产业、工业设计等领域发挥独特的作用,同时也促进文物工作的技术革新以及知识产权法律法规的完善。

融媒体矩阵

想爆料?请拨打新闻热线0311-67562054,登录河北新闻网新浪微博(@河北新闻网官方)或通过投稿邮箱:(hbrbwgk@sina.com)提供新闻线索;时评稿件请投kangkaige2010@126.com,或直接加慷慨歌Q群167277165。
  • 河北新闻网版权所有 本站点信息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法律顾问:河北球衡律师事务所 杨建国
  • www.hebnews.cn copyright © 2000 - 2015
  • 新闻热线:0311-67562054 广告热线:0311-67562966 新闻投诉:0311-67562994
  • 冀ICP备 09047539号-1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312006002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冀)字第101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311618号
  • 公共信息网络安全报警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