痴心奉献致力扶贫 记河北农大李保国家庭

2016-12-15 14:36:02 来源:保定日报 责任编辑:张云
12月12日,在中央文明委开展的第一届全国文明家庭评选表彰活动中,保定市李保国家庭荣膺全国文明家庭称号,并与其他获奖家庭一起参加全国表彰大会。

    12月12日,在中央文明委开展的第一届全国文明家庭评选表彰活动中,保定李保国家庭荣膺全国文明家庭称号,并与其他获奖家庭一起参加全国表彰大会。

    这是一个特殊的家庭。

    今年4月,男主人——河北农业大学林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李保国因突发心脏病,经抢救无效去世,享年58岁。

    这是一个模范的家庭。

    李保国和妻子郭素萍参加工作30多年来,同心协力,不畏艰辛,把所有热情与精力都奉献在了太行山上。他们每年在农村工作200天以上,足迹遍布河北省太行山区所有县,实现山区农民增收28.5亿元,深受农民爱戴。

    如今,男主人虽然辞世,但精神永存。

    夫妻同心,奋战太行,硕果累累

    1981年,刚刚参加工作的李保国、郭素萍响应学校号召扎进太行山,搞起山区开发研究。此后,夫妇俩的足迹遍布我省太行山区所有县,风餐露宿是常态。

    李保国坚持把论文和科研成果写在太行山上,先后完成山区开发研究成果28项,走出了一条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同步提升的扶贫新路。他创建了一套完整的山区生态开发模式,使太行山140万亩荒山披上绿装;他创新了太行山板栗集约栽培、优质无公害苹果栽培、绿色核桃栽培等技术体系,实现山区农民增收28.5亿元;他开发了干旱山区高效循环利用技术,将平原地区的日光温室错季栽培技术引进到山区,提升效益1.4倍以上;他坚持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把课堂摆在山间地头,毫无保留地传授实用技术,累计培训农民9万余人次,示范推广种植面积1826万亩,直接帮扶村庄40余个,间接带动发展起来的村庄100余个。

    作为妻子、科研助手、科研团队主要参加人,郭素萍35年来一直跟随丈夫从事太行山山区开发研究,李保国取得的每一项成果中都饱含着她的付出。

    总是在工作,是夫妻俩给儿子李东奇最深刻的印象,也影响至深。

    为了扎根山区搞科研,在同一课题组的李保国夫妇把1岁多的儿子从保定接到邢台前南峪村,又把年迈的母亲接到村里帮忙照顾,一住就是4年。

    父母常年奔波在外,从小学到高中,李东奇都是一个人上学、做饭、睡觉。“我把自己照顾好了能让他们少些牵挂。”独特的人生经历,让他格外懂事,“他们舍小家为大家,帮助了那么多人,我为有这样的父母感到骄傲和自豪。”

    李东奇参加工作后,李保国只对他说了一句话:“要自觉自发干好工作。”

    “自觉自发干好工作”也是李保国对自己的要求。工作干得好不好,干到什么程度,他心中最有数。“200多户的岗底,180户村民种了大小350多个果园,面积3500亩。哪个果园谁家的,果树管得咋样,他都了如指掌。”20年的老朋友、邢台岗底村党总支书记杨双牛说。

    痛失爱人,不忘初心,继续前进

    由于常年奔波劳碌,李保国先后患有重度糖尿病和疲劳性冠心病。休息,至关重要。但是李保国30多年如一日,永远在工作,永远有求必应。

    郭素萍看在眼里,疼在心上。

    郭素萍先后两次做手术,李保国都在山上,手术通知单都是同事帮忙签的字。“我和儿子确实为他付出了很多,但是我们一直理解他、支持他。”郭素萍说。

    “家里的事他记不住,可保国并不是没有亲情。对老人,他讲孝顺。我和保国在家都是排行老大,弟妹多,家庭条件不好,两家老人他都放在心上。老人看病吃药他都让村里先记账,过一段让我再去结账。”郭素萍说。

    去世前4个多月时间里,李保国只休息过10天。农历大年初五到初九,他不顾雪天路滑连跑9个点儿指导技术。

    “保国总说,能坚持多去一个地方,就不能少去一个。也许多去一地就能改变更多百姓的生活。”郭素萍的泪水夺眶而出。

    付出这么多,李保国夫妇却分文不收。李保国常说,给农民服务是公益,给农业企业服务也是公益。农业企业发展了,在自身盈利的同时,还能辐射带动周围山区发展,最终还是对农民有利。

    今年4月,李保国不幸病逝,给郭素萍带来不尽的悲伤。但她以坚强的毅力和识大体顾大局的思想境界,克服常人难以承受的困难,在宣传李保国先进事迹,弘扬李保国精神上,表现出一名知识分子的宏大胸襟和无比坚强。

    李保国去世时,正是春季果树管理的关键时期,料理完后事后,她又像李保国生前一样,踏上了去基地服务的路程。

    在丈夫去世的150多天中,她先后多次和课题组成员赴邢台、石家庄承德唐山等地指导果园建设与管理。“保国走了,但基地不能丢,农民的需求不能不管,保国没干完的事业,一定尽最大努力干好。”她一再叮嘱课题组成员。

    在河北“7·19”洪水后,郭素萍一直住在岗底村,和村干部一起查看洪水和果树情况,实地指导当地农民进行灾后管理,并与前南峪、葫芦峪、南和等基地保持密切电话联系,为基地应对灾情提供及时指导,确保了李保国生前倾力打造的基地在洪水过后安然无恙,依旧呈现出绿水青山。

    “保国走了,我要把他未完成的事业做好。”郭素萍回忆起丈夫,目光坚定。

    郭素萍从大局出发,尊重当地百姓的想法,说通了家人,把李保国的骨灰分别安放在岗底、绿岭、葫芦峪等三个基地,“保国生前牵挂这里,去世后就还留在这里吧。”郭素萍说。(记者刘寒凝)

相关新闻

河北农大涌现出更多“李保国”

2016-12-12 18:12:00

12月11日,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姜家店乡食用菌种植大户季站军在他的大棚里,高兴地对记者说,“李教授给我留了手机号,有事可随时问。”

李保国志愿队赴平山送爱心

2016-12-12 09:54:17

河北经贸大学的李保国志愿服务队带着学校师生和中建路桥有限公司捐赠的爱心物资到平山送爱心。

李保国:丰碑矗立在太行山上

2016-12-12 09:08:41

35年来,河北农业大学教授李保国扎根太行山区,用科技为荒山带来苍翠,用产业为乡亲拔除“穷根”,被老百姓亲切地称为“农民教授”“科技财神”“太行新愚公”。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