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定新闻要闻

保定市八个方面82项具体措施全面促进消费投资

2023-09-19 17:50:30 来源:保定晚报

扫码阅读手机版

记者9月15日从保定市召开的“稳定经济运行相关政策措施解读”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为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关于扩大内需的战略部署,市发改委结合保定市工作实际,出台关于落实国家、省“十四五”扩大内需战略部署的若干措施,提出八个方面共82项具体措施。

全面促进消费,加快消费提质升级。提高吃穿用消费品质,促进家庭装修、智能家电消费,鼓励新能源汽车消费。推进红色旅游、自驾游、文化遗产旅游、工业旅游、康养旅游、旅游演艺等创新发展,提升度假休闲、乡村旅游等服务品质。提供多层次医疗健康服务,建设以国际医疗基地、国家区域医疗中心为引领,市县医院为骨干,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基础的高质量医疗服务体系。推进保定职教园区建设,加快打造国家职教改革市域试点。实施家政服务质量提升行动,打造一批保定市家政服务行业“领跑者”企业。加快培育新型消费,促进传统线下业态数字化改造升级,大力倡导绿色低碳消费。

优化投资结构,拓展投资空间。引导各类优质要素向制造业集聚。持续推进重点领域补短板投资,统筹交通、能源基础设施建设,打造交通强市、新型能源强市。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实施一批灾后恢复重建、防灾减灾能力提升项目。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治理,巩固提升林草生态系统碳汇能力。完善社会民生基础设施,加强城市内涝治理,积极推进海绵城市建设,持续完善供水、供气、供热、通信等市政基础设施。加快建设一批重点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工程研究中心和企业技术中心。

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释放内需潜力。开展城市更新改造行动,持续抓好城改安置区建设及棚户区、背街小巷、农集贸市场改造。提升县城综合承载能力。完善乡村水、电、路、气、邮政、通信、网络、广播电视、物流、消防等基础设施,增加农村教育、医疗、养老、文化、运输等服务供给。加快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打造现代农业强市。加强与京津雄地区铁路、高速公路、普通干线公路的互联互通,深入打好大气、水、土壤三大污染防治攻坚战。着力推动公共服务均等化,推动京津优质教育资源向保定市延伸布局。实施县域特色产业集群“领跑者”企业培育行动,完善农村低收入群体帮扶机制。

提高供给质量,带动需求更好实现。发展新产业新产品,壮大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绿色环保等一批新的增长引擎,发展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第三代半导体、氢能、生物基材料、合成生物、空天信息、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促进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构建“7+18+N”现代产业体系。持续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高端延伸,壮大供应链管理、第三方物流、节能环保、融资租赁、人力资源服务、售后服务、品牌建设等服务业。加强标准质量品牌建设,持续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

健全现代市场和流通体系,促进产需有机衔接。提升要素市场化的配置水平,推动劳动力要素有序流动,推动社保关系转移接续。支持连锁零售门店下沉乡镇和农村社区。发展现代物流体系。构建环京津一小时鲜活农产品物流圈。加快打造物流商贸强市。

深化改革开放,增强内需发展动力。加强消费者权益保护,实施放心消费工程,完善打击假冒伪劣商品长效机制。推进投融资体制改革,加大对民间投资支持和引导力度。进一步下放审批权限。在各级开发区、工业园区,继续深化实施“区域评估+标准地+承诺制+代办制+先建后验”改革。有序推动基础设施领域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健康发展。优化营商环境,深化“放管服”改革,创新“一网通办”应用场景,进一步擦亮“保定办”和“保省心”两个政务服务品牌。健全现代产权制度,促进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加强对非公有制经济财产权的法律保护。持续提升利用外资和对外经贸合作水平。

扎实推动共同富裕,厚植内需发展潜力。提升就业质量,增加劳动者劳动收入。统筹做好重点群体就业,深入实施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基层成长、就业见习等计划,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落实退役军人就业政策,加强困难人员就业援助,保持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健全社会保障制度,发展慈善事业和志愿服务。

提升安全保障能力,夯实内需发展基础。保障粮食和能源安全,抓好自然灾害防控能力建设,完善配套应急处置设施,提高安全生产重大风险防控能力。

据介绍,今年以来,全市经济运行持续回升向好。上半年,全市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918.4亿元,同比增长6.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25.7亿元,同比增长12.2%;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5493元,同比增长7.6%,位居全省前列。1—7月份,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0%,增速居全省首位;市以上重点项目完成投资629.9亿元,完成计划的88.6%。招商引资“双千工程”专项行动入库项目588项,总投资1069.14亿元。(记者王金堂)

责任编辑:郭薇
电子报

凡注有“河北新闻网”电头或标明“来源:河北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为本网站与河北日报报业集团所有(本网为河北日报报业集团独家授权版权管理机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摘编、复制、链接、镜像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