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新闻网

走基层:一个小山村的文化梦想

    □保定日报记者 刘亚辉

    12月15日,阳光为寒冬增添些许暖意。记者驱车前往顺平县台鱼乡康关村,经过山路十八弯的行驶,一个小时后到达这个位于太行山东麓的山村。

    穿行在康关古意盎然的村巷中,记者感受到醇香的文化气息。秀才家的门楼、大户阔宅的门墩、断裂的条形石碾、武举人的上马石等无不默默地讲述着那不同寻常的岁月。古朴的街头,三五成群的村民悠闲地聊着天,让人心情沉静。

    康关村文化底蕴深厚,凤凰山、杜康朝真观等10处人文景观、自然景观先后跻身于历代的《完县县志》。杜康造酒的传说、寸跷会、康关民乐是这个小山村引以为傲的文化遗存,村里人现在最大的梦想是将它们很好地保护和传承下去。

    杜康造酒的传说在康关广为流传。台鱼乡乡长王文杰一路如数家珍,给记者讲述杜康造酒的传奇,引领记者探看杜康塔、杜康朝真观、杜康泉三大遗迹,为传说佐证。杜康塔现仅存地宫。杜康塔北偏东一侧,是杜康朝真观的遗迹,现已建成民居。据此处发现的诸多石碑记载,明清时期曾多次重修朝真观。杜康泉泉水甘甜爽口,现在杜康泉周围的村民仍在饮用。

    听!什么声音?是悠扬的古乐声。记者循声望去,不远的巷子里,康关民乐团寸跷会的大条幅下,一群身穿演出服的村民正兴高采烈地等待着。

    见到记者,一位70多岁的长者大步向前,热情地说:“听说你们要来,会员们凌晨4点就起床开始化妆、准备。”这位长者名叫胡治平,是康关民乐团寸跷会的负责人。

    原来,村民依托康关丰厚的文化资源,深入挖掘寸跷会等古老艺术形式,使其逐渐恢复原貌,在丰富广大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同时,抢救保护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寸跷会有一百多年历史,是康关村民历代传承的一种文化形式。随着老一辈艺人的先后谢世,这一文化瑰宝岌岌可危。康关民乐以言传身教作为传承方式,主要乐器有唢呐、笙、板胡、镲、钹、海锥等。村里保留着一本完好的手抄本“工尺谱”,上面抄录了70多首民乐曲子。

    为更好地保护传承寸跷会和康关民乐,从事了40多年教育事业的胡治平,今年9月牵头成立了康关民乐团寸跷会。民乐团寸跷会现有会员43人,其中民乐团成员20余人。会员中既有20多岁的年轻人,也有年逾花甲的老年人。

    康关民乐团寸跷会在胡治平家的院落里进行了精彩表演。一群脚蹬花盆底鞋、身穿清代满族宫廷服装的“演员”们在民乐的伴奏下,口唱小曲,扭动腰肢,不时变换队形。其中有一位“小丑”格外引人注目,他的动作恢谐、幽默,不时引来观众阵阵欢笑。

    今年45岁的胡艳玲是寸跷会成员,她介绍说,民乐团寸跷会成立后,会员们利用空闲时间进行排练,个个都很认真。他们没有专职老师教,都是村里的长者凭记忆一点点回忆。现在他们已经掌握了《卖扁食》、《四大嫂喂鸡》等多个节目。民乐团能演奏30多首曲子。

    演出后,记者好奇地穿上了花盆底鞋。鞋跟高约3寸,在鞋的正中央且坡度向后,很难把握平衡,一不小心就会向后仰,摔个底朝天。寸跷会会员们争先恐后地说,刚开始排练时,摔跤、崴脚是常有的事儿。

    “民乐和寸跷会是祖先留下的宝贝,康关人一定要深入挖掘整理,使其重放光彩。我们现在急需专业人士指导,希望有专家能帮帮我们。”胡治平热切地对记者说。

    采访结束了,记者站在康关街头,久久不愿离去。这个小山村所散发的浓郁文化气息让人沉醉,当地群众发展文化的精神让人感动……愿康关人的文化梦想早日成真。

相关新闻

参与留言
##rep-begin##
  • ##username##     ##commenttime##
  • ##commentcontent##
##rep-end##
  • 发表留言:已 有0 位对此新闻感兴趣的网友发表了看法 查看全部留言
  • 用户名: 密码 匿名发表
  • 如还没有帐号,请点击 注册,进入注册页面
  • 发表留言
【责任编辑:党培】
  • 河北新闻网版权所有 本站点信息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 法律顾问:河北球衡律师事务所 段贵珍 杨建国
  • www.hebnews.cn copyright© 2000 - 2012
  • 新闻热线:0311-67562054 广告热线:0311-67562966 新闻投诉:0311-67562994
  • 冀ICP备09047539号-1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312006002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冀)字第101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311618号
  •  公共信息网络安全报警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