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定新闻要闻

保定市着力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2023-03-24 18:35:05 来源:保定日报

扫码阅读手机版


3月23日,记者从保定市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保定市加快打造保定公共文化服务场景,服务体系建设框架基本形成,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有效提升,人民群众的文化获得感、幸福感和满意度不断增强。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提升保定市文化软实力的重要内容。至今,全市累计建设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群艺馆)各21家,美术馆17家、博物馆40余家、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285个、村(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5395个,基本形成覆盖城乡的市、县、乡、村四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保定市还加快推进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建设,建成书院71座、主城区建成24小时自助图书馆10座和社区图书馆16个,今年还将新建73座书院、主城区建成10个“15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同时,全市广播电视实现全覆盖,所有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全部实现免费开放;全年开展文化惠民演出、送戏下乡等公益活动1000余场。

公共文化服务保障体系更加完善。市、县两级均成立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领导小组,市委市政府先后出台《关于向社会力量购买公共文化服务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实施意见》《关于推进全市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实施意见》等文件,为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政策保障。

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更加健全,新建一批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安国市、顺平县、定兴县、高碑店市、竞秀区新建文化设施已基本完工;蠡县、唐县新建文化设施已开工。同时,改建一批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市“四馆”率先实现改造提升,总面积由1.5万平方米增至4.5万平方米,完成10个县级文化馆、11个县级图书馆的新改扩建,实现县级“两馆”脱胎换骨;谋划一批公共文化服务设施,易县、望都、高阳、清苑、博野等县区目前已完成建设规划,建成后将极大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满足人民高品质的文化需求。目前,所有县级公共图书馆、文化馆均达到国家相关建设标准,县级“两馆”建筑面积和建设质量空前,全市所有村(社区)均建有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所有乡镇(街道)均建有综合文化站,覆盖城乡、便捷高效的市县乡村四级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基本构建。

公共文化产品服务供给更加丰富。群众文化活动丰富多彩,围绕“文化保定·乐享生活”主题,开展了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文艺活动,活跃了百姓精神文化生活。今年节日期间全市共开展文艺演出、春节送福、非遗展演以及“大家唱·大家跳·大家读”等活动1600余场,为人民群众奉送了丰富的“文旅大餐”。文化惠民活动深入人心,近几年每年发放文化惠民卡都达5万余张,发放文化惠民券达100余万张,连年领先全省。高端文化活动彰显品质,《生生不息梨园情》亮相2022央视春晚,向全国观众展示了保定戏曲魅力;“2022·关汉卿戏剧展演季”被列为第十三届中国艺术节重要品牌活动;第十七届“文华”奖6部剧目在关汉卿大剧院成功上演;舞蹈《人民英雄纪念碑》斩获第十九届全国“群星奖”金奖;与中国美术家协会联办的“新传承”中国陶瓷艺术展览将于近期正式开幕,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高端文化大餐。

公共文化服务方式更加创新多样。2021年保定市完成公共文化“云”平台建设,市群艺馆通过文化“云”平台,为市民提供一站式数字公共文化服务,同时免费向公众开放了一批艺术体验电子设施。市美术馆利用文化“云”平台,发布多项展览活动,观众可即时掌握。同时,结合“书院之城”创建工作,全市创新性打造了一批书院、社区图书馆、24小时自助图书馆等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将服务延伸至最基层,打通公共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记者苏兰生)

责任编辑:郭薇
电子报

凡注有“河北新闻网”电头或标明“来源:河北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为本网站与河北日报报业集团所有(本网为河北日报报业集团独家授权版权管理机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摘编、复制、链接、镜像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